1.“双一流”与“211工程”“985工程”的关系。
毫无疑问,当前进行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在“211工程”“985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1995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和其后实施的 “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12所(含985高校39所),累计投入资金1100亿元。20年的持续重点建设,使“211工程”“985工程”高校的整体水平和学科水平显著提升,大大缩小了我国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并且以探索办学道路和育人模式的经验和示范作用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迅速攀升。“两大工程”也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在其后,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欧洲多国政府也相继推出了类似的重点建设计划。“两大工程”的实施,成绩巨大,功不可没。那些否定“两大工程”成绩的观点是轻率且不合实际的。
但“双一流”建设也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简单延续,而是“换挡提速”。“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中,存在身份固化、机制不活、结构不尽合理等缺陷,在“双一流”建设中理应努力克服。事实上,在“双一流”建设中,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将分为A/B两类,不仅把新增高校放在B类,也有若干原来的“985工程”高校放在B类,而且将实行5年一周期的检查评估,滚动发展。“双一流”建设还将更加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与“211工程”“985工程”相比,数量略有增加(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比“985工程”高校多3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比“211工程”高校多25所),新增部分除了考量学校和学科水平,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区、向重点发展学科等方向倾斜,从而使重点建设的学校和学科机构更趋合理。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发展。“双一流”建设新机制的建立,希望能起到更强的激励作用,使这些学校和学科提速发展。
2.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系。
在一所大学里,存在多个学科,综合性大学如此,即使在单科性大学里也事实上存在多个学科,只是数量相对较少而已。在大学里,学科是局部,学校是整体。局部不能代替整体。学校里有大量并不归属于某个学科的公共设施、基础条件和服务平台,更有学校的精神、风尚和文化,它们不能简单地用学科来代替。学科犹如树木,生长在学校的土壤里,不能只想摘学科的果实而不给土壤浇水、施肥和改良,只孤立的抓学科而不管学校,学科很难成长,更建不成一流。
学校也不是几个学科的简单累加。一个学校的学科往往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它们相互支持,形成学科群乃至学科生态。割裂学科的内在联系,往往会妨碍学科发展;孤立地发展某个学科,往往会欲速而不达;没有重点,搞“大而全”“小而全”则没有特色、形不成优势。可以说,在一个学校内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也是一门学问。
2009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大、人大等高校后与首都部分高校党委书记座谈,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高校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和自觉行动。其间,我汇报了中国农业大学“建一流学科、创和谐校园”的工作情况,习近平同志当即肯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抓好一流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今天,我们要全面理解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辩证关系,以正确的思路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
3.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关系。
按照百科全书的解释,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用于学术分类时,是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研究分支;学科用于教学科目时,是指依据一定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学科还用于特指高校教学、科研等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深化,学科分类也会相应调整,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
与学科是相对于知识体系而言不同,专业则是就社会分工而言的。广义的专业是指特定的社会职业。大学里的专业,是指大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而划分的能够满足一定社会分工体系中不同领域和岗位职业要求的学业门类。不同专业具有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专业建设的着眼点是人才培养。
可见,在一所大学里,学科和专业两者并存,相伴相生。一个专业的建设、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几乎毫无例外地都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而一个学科又可以在多个专业中发挥作用。专业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专业更加侧重人才培养,学科更加侧重知识创新,由于两者的主体功能、利益取向的差异,在日常工作中常表现为教学和科研的矛盾,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屡见不鲜就是这一矛盾的表现。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存在着抓学科建设约等于抓科研、抓专业建设约等于抓教学的现象,而且一般都由两个副校长分管,如果协调不好,教学和科研的矛盾更为突出,作为这个矛盾的最终牺牲品就一定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是学校存在的逻辑起点、核心功能、本质所在。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突出知识创新功能,而且要大力彰显人才培养功能,这也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为此,需要科学的管理、合理的政策、得力的措施来调节其中的利益关系,使现代大学全面承担起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点的多方面的职能。。
4.“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关系。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文件。当下,大家关注如何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关注资金有多少、范围有多大、用什么办法争取、用什么机制管理,等等。这也是自然的、合乎情理的事。但是,我们更要关注中央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三步走”战略的首次正式表达。
要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仅靠137所大学冲击世界一流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全国近2600所大学的共同提高和进步。国务院的方案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也就是说,“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家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因此,“双一流”大学建设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平原”变成“高原”,让“旗杆”变成“高峰”的一个战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进步提高,最终把我国变成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体系,其层次、类型将更加多样,功能将更加丰富。每个高校都应当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每个高校都可以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高等学校不可以一窝蜂地挤到“双一流”的“单行道”上,走“趋 同化”的道路。国家那么大,高校须多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